【党员先锋】贺翔:一名青年舞蹈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7 16:55 浏览次数: 【字体:


698537a615594d13bf86eda73961b05d.Jpeg

贺翔1988年3月出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表演专业,目前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8年荣获首届“广西文艺花山奖·新人奖”;2017年作品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提名奖;2019年获得广西艺术学院2019年工作人员激励担当作为奖励活动“记功奖”;2019年作品入选第十二届“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年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曾两度荣获广西艺术学院2017、2019年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舞蹈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0年,11岁的他,来到在学校附中开始了他的舞蹈之旅。经过六年的学习,他幸运地考上了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同年,他代表广艺参加“桃李杯”荣获金奖, 是该赛事广西所获的个人最高奖。

c132e5e7d41a4dceb76481117a80a42e.Jpeg

2010年从北舞毕业后,以“教师”的身份回到了广西艺术学院。十年的时间,由最初喜爱舞蹈的少年,到现在的一名古典舞教师。

对于他来说,舞蹈并不完全是一份职业,而是感悟生命、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执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执着或许用一个词来概括更为贴切“责任”。

贺翔说,“身为一名老师,知道艺术的道路很艰辛,坚持下去很不容易。现在肩上担负着责任,要对学生负责,所以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最准确的。”在教育教学的工程中他独立审视自我、艺术和社会,把日常教学和艺术创作相结合,对他来说,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舞蹈的语言表达,而更像是领悟人生的探索途径。

因为两个古典舞作品《共婵娟》和《雨歇》,聚光灯打在了他的身上。从2017年的第一个女子群舞《共婵娟》开始,贺翔想用舞蹈的手段传播一种“大美不言”的和谐之美。

e07c23ecdd494f128825cfc651ff941d.Jpeg

贺翔《共婵娟》排练现场

他认为,广西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秉承着美学应具备多样性的原则,他选择了“中国古典舞”这个舞种进行创作,以期增添广西地区舞蹈创作的活跃度。

然而,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他没想到这个作品能走出广西,毕竟属于广西本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可能在区内更加容易得到认可。始料未及的是,评委和观众反响那么好,拿到了荷花奖的提名奖。

2019年6月,正值第十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贺翔又带着他的最新作品《雨歇》入围其中。《雨歇》是一个男子群舞,创作得益于他日常教学中的素材积累,《雨歇》以“油纸伞”执具而舞表达了一种漫漫人生求学之路上乐观进取的心态,也表达出一种倾心自然的达观精神。

他在学校里是一名教师,在创作领域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学习。“铜鼓奖”和“桃李杯”,对于一名青年舞蹈教师来说并不容易,努力付出的他说:“今年是很幸运的一年,突然之间感觉身上的铠甲更厚实了。回到广艺这九年间里,由不懂到懂,从台前到幕后;以前只是因为喜欢去认识舞蹈,现在是因为责任去热爱这项事业。这一路上,特别温暖,老师、前辈、同仁的帮助,还有学生的爱戴,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引。接下来只能更努力,才配得上现在给予的鼓励和认可”贺翔表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青年舞蹈教师,他结合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感悟:但愿初心能长久,千里之志共婵娟。

9a73023b826a45e6989569a0e9dc186e.Jpeg

《雨歇》排练现场

贺翔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要有好的立意,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能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被观众所认可。要抓住民族文化中的“审美共性特征”进行舞蹈作品创作,在心境与艺境的历练中不断追求“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所有用心努力去投入的艺术作品,都是“好”的表现。

曾担任春晚舞蹈编导的他说,春晚是众多晚会中比较有标杆性代表的晚会,十分考验这一台戏的创作者。参演节目需要反复修改多次,筹备的时间比其他节目要提前很多,在现场会发生很多未知的状况,需要及时调整。虽然很辛苦,但很感谢这样的锻炼机会,是广艺给了我这样的平台机会,并一直成为我背后的力量。

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他认为要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与他们一同长大,希望能够直接把对的行为感染到身边的人。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去要求他们精益求精。‘良师益友’就是我们最好的相处方式。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德艺双馨育新芽”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