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格训在漓江画派晋京大展南宁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广西文化建设成就

来源: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07-12-03 17:17 浏览次数: 【字体: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漓江画派”进京大展,将携着广西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的灿烂容姿,载着秀丽的山水画卷、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瞩目的文化成就,向首都人民展现广西美术创作的时代风采,展示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骄人成绩。“漓江画派”是广西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广西文化品牌中的一朵奇葩,彰显了广西文化艺术发展的魅力。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广西文化建设,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呈现出“漓江画派”等文化品牌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广西实施舞台艺术精品战略,坚持走民族化艺术创作之路,优秀剧(节)目不断涌现,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壮剧《瓦氏夫人》等140多个剧(节)目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评奖和比赛中获奖,尤其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分别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和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我区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

广西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以崭新的“五种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的文化建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在全国有影响的“知识工程”、“边境文化长廊”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也继续扎实推进,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全区现共有各种类型的文化示范户3.05万户,农村业余文艺队近2万个,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广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五年来,全区完成文物维修保护项目80个,进行重要考古发掘51项,百色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百色手斧的发掘,经国内外权威文物专家确认,其产生与使用年代距今80.3万年,这一结论从根本上颠覆了国际考古界流行多年的关于东方早期人类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神话。特别是实施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和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构成独特的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深受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

广西实施“以项目为中心,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本体产业,积极扩张延伸产业,努力寻找合作产业,品牌项目带动,国有民营并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取得突破性进展。精心打造了《印象刘三姐》艺术品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庆文化品牌、“乐满地”旅游休闲游乐品牌、“愚自乐园”国际艺术创作品牌以及靖西绣球、阳朔画扇、临桂三皮画民族民间工艺特色品牌等,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品牌与正在统筹推进的“老南宁”、“首府第一村”、“中国-东盟艺术村”等项目一起,形成了品牌带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区文化产业集群规模崛起的态势。

广西建立健全了自治区、市、县三级稽查监管网络的文化市场体系,对音像、歌舞娱乐、电子游戏、演出、网吧等经营场所特别是针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工作,促进了全区文化市场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不断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广西对外和对港澳台地区特别是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深入开展。举办了闻名遐迩的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了意义深远的“2006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文艺晚会,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举办了“2007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承办了东盟与中日韩“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班,组织了刘三姐艺术团随党政经贸代表团出访东盟各国,与越南合作开发了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等,进一步开创了与东盟文化交流贸易合作的新境界。

新闻界的朋友们:

“漓江画派”植根在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旖旎的南疆山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滋养她不断繁荣的肥沃土壤。党的十七大精神必将为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也必将为“漓江画派”开辟更加美好的新天地。

最后,预祝“漓江画派”进京大展取得圆满成功!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