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百里图

论漓江画派的奠基之作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12-01 22:32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明居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黄格胜教授创造的《漓江百里图》,是漓江画派的奠基之作。她既忠于漓江山水的真实,又超越漓江山水的真实;情景交融,物我同一;土、洋互生,雅、俗相彰;既柔婉、秀丽,富于优美;又刚健、壮美,富于崇高。个性鲜明,风格独创。

关健词:漓江  真实  泥土味  个性  优美  崇高

  土气洋气  气韵生动

在中国画苑上空,有一群耀眼的群星,这就是漓江画派。其中有一颗星最为璀璨夺目,这就是漓江画派的翘楚和开拓者黄格胜教授。他用如橡画笔,纵情挥毫,酣畅淋漓,泼墨如雨,歌颂了漓江山水的美,创造了《漓江百里图》为典型代表的长卷国画,享誉海内外,成为漓江画派的奠基石人。这是我国绘画艺术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漓江画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时代的原因与其本身特殊的规律的。她为什么不在解放前出现,也不在解放初出现,却偏偏在当今伟大的变革时代出现?乃是有其必然性的。她是艺术上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

粤(广东)、桂(广西)现代国画家及其佳作,往往归入“岭南画派”,故“岭南画派”的涵盖面和流派风格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其开山祖高山仓(字剑父,1879——1951)及其胞弟高蓊(字奇峰,1889——1933),乃广东番禺人,其画风崇高写实,色泽纤亮丽,富于南国情调,擅长花鸟山水,构画别具新意。门下弟子甚多,如黄独峰先生,即高剑父之高足;而黄格胜教授曾师从黄独峰先生,故深受岭南画派的影响。如注重写实,写生,擅长浓墨渲染,追求意境深邃等,均和岭南画派有着紧密的师承关系。但是,黄格胜教授并不囿于传统,而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断攀登,不断探索绘画艺术的至高境界,终于在艰辛的反复磨练、砥砺中,发现了艺术的新途径、新亮点、新曙光、新流派,这就是漓江画派所独有的漓江风韵。

在画家笔下,既忠于漓江山水的真实描绘,又超越漓江山水的真实描绘,这是漓江画派的重要特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求真是艺术家的使命。黄格胜教授热爱漓江,熟悉漓江,植根漓江,漓江之水化成他的艺术生命的血液,滋润着他的艺术生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是漓江画派讴歌的对象。如果没有漓江,也就无从言及漓江画派,可见作为漓江的真,乃是漓江画派的依托、凭借、根据。正因为如此,黄格胜教授经常往返于漓江两岸,观照于漓江之上,纵情挥毫,创造佳作。这正是求真的表现。然而,画家并非机械地刻板地勾勒漓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是胸中自有丘壑,经过自己心灵的创造。就是寻客观的漓江的真,进行主观的情感的加工、改造;把现实的真,提升为艺术的真。这种艺术的真,既来源于现实的真,又超越现实的真;比现实的真更典型、更高。黄格胜教授说得好:“我决定不拘泥于某一种表现方法,而是根据具体对象和画面的需要灵活运用,以传统技法和写实精神为主,结合大写意、大泼墨以及水彩、版画现代表现手法,使之达到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笔墨,气韵生动,能较完整地反映漓江风光特点和精神气质的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①画家在这里所说的“写实精神为主”,就凸显出求真;这里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体现了笔墨气势所传达的主观精神和气质对于漓江之真的超越。这种超越,乃是艺术真实对于现实真实的升华。此外,画家还从布局,结构上说析了艺术真实对于现实真实的概括性:“为了造成一个蓊蓊郁郁、幽静清凉的榕荫世界,我把一大堆榕树拉成近景,用酣畅淋漓的笔墨来塑造,甚至还把红水河等地的榕树也搬到画面上以增加份量”②。如此地不受一时一地一物的限制,而是从全局出发,对漓江之美进行分析、配置、组合,乃是特有的具有灵性的艺术把握。

在具有灵性的艺术实战中,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写生作品万千计。其情感之流,如漓江之水,滚滚而来;似长江波涛,汹涌澎湃。黄格胜教授创造的《漓江百里图》,其真实的情感,如浩浩江水,奔腾咆哮,一泻千里,被浓缩、提炼、概括在二百多为的巨幅历史长卷中。这是开天辟地以为亘古未有的史诗式的漓江艺术画卷。她凸显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歌颂了广西优美和壮美的风景,开辟了漓江画派的新纪元。

此前,描绘漓江的国画家虽代不乏人(如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的《细雨漓江》,就是一例),但表现漓江的全貌的系列长卷,却付之阙如,而黄格胜教授却用如橡画笔填补了这一空白。

《漓江百里图》的美,不仅在于她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在于她精神。她的一笔一划,都凝聚着画家的心血;她的一草一木,都是画家心血的结晶;她那形象序列,都流动着画家的血液,显示着活泼的生命力。可见,她既是真实的漓江之自然美的再现,又是画家心目中的漓江之艺术美的表现。她是漓江与画家的主体情思相渗相融的产物。在这里,漓江与画家是二而一的。怪不得画家要“梦萦漓水三百里”,并发出“漓江即我,我即漓江”③的赞叹了!这种物我同一的现象,不是任何艺术家身上在任何时刻都能贴然无间地融合在一起的,只有那些把自我灵性、个性、气质、经历、遭遇等独特的东西,都投射到描绘对象中去,并视描绘对象为自己生命的艺术家,庶可臻于如此境界。清代画家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④石涛乃广西全州人。他说的这段话,就揭示了物我同一现象。这不仅是以山川为师、为友,而且是化入山川、变为山川了。如此物我同一,亦即以情入景,化景为情,情景交融的移情现象,是由物及我、由我及物的移动、转化,是主体和客体的互渗、同合。画师画草虫,竟不知自己是草虫,还是草虫是自己。十七世纪德国大画家鲁斯画羊,不知自己是羊,还是羊是自己。人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外界事物,认为外界事物也和自己具有同样感情,就是移情。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认为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在理论上创立了移情说。其实,梁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神与物游”,就表明了主客体交融的景况。对此,黄格胜教授说:“景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客体,情是审美主体经过审美客体之后所表达或寄托的一种心理结构,……所以既不可离景谈情,也不能无情观景。……我在长卷中也是通过对桂林山水具体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⑤这种论析,是十分剀切、深刻的。在《漓江百里图》中,既描绘了生动、形象的景,又洋溢着充沛、炽热的情。真是寓情于景,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特别是画家的爱国情怀与画面风景契合为一,达到了天衣无缝的至美境界。其炽热情感,汪洋恣肆,横流纸上,浸润在浓墨之中,衍化为山水云烟、花草树木、小轮扁舟、村落瓦舍;又自然而然,含隐蓄秀,不露痕迹,堪谓羚羊挖挂角,无迹可求。如此情感传达方式,潜藏在天工造化之美的深远、幽邃、奥秘之处,取之无尽,味之无极,难以言传,成为漓江画派的又一重要特点。

漓江画派感情传达,透出阵阵泥土的芳香。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农村的风土人情,热爱农民的生活起居,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他们共呼吸、共命运,是漓江画派之所以具有泥土味的原因。为什么他们要追求泥土味呢?黄格胜教授用自身的创作体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我的画首先是入世的,而且人间烟火味越浓越好,……越土越好,土得掉渣;越俗越好,俗得到位。我觉得越‘土’越有‘洋’味;越‘俗’越有‘雅’趣。”⑥这里提出了土、洋、俗、雅四个问题。

所谓“土”,是指事物的本真、朴素、憨厚、纯粹。泥土味源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是丰富多样,香味袅袅,沁人心脾的。尤其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凸显出浓烈的泥土芳香。以文学而言,刘禹锡的杨柳枝词、竹枝词,往往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爱情;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散发出阵阵农民生活气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泥土味是山西的,以他为首的文学流派叫山药蛋派;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则吸取了陕北天游唱腔中的地方特色。以音乐而论,流行于海内外的《茉莉花》,就吸取了江、淅一带民歌中的精粹。以绘画、工艺而言,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极具地方风味。至于《漓江百里图》长卷,则将漓江之水浓缩于画家笔底,泼墨于宣纸之上;将桂林之山,化为胸中丘壑,移位于尺素之间:故所吐纳的浩然之气、磅礴之气、俊秀之气,均极富于南国风味、漓江特色。

与“土”迥异的是“洋”。所谓“洋”,主要是指国外文化艺术中优秀的传统创新精神和表现手段。土与洋,尽管是对立的两极,却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所谓洋为中用,就是如此。黄格胜教授说:“在创作中,我遇到了不少古人或自己都未画过的东西,如岩洞的景色。我是采取解剖的画法来画的,在光色处理上吸取西画的长处,把与主题无关的部分留白”⑦。此外,用重墨、泼墨挥洒,使其墨上加墨;更以喷枪喷墨,使其墨上更墨。只有如此,才可重重地压住画面,并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从而使层峦叠嶂,各就各位,岿然不动,安之若素,俾实现中国画的“计白当黑”之妙。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八章中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明亮也;黑,阴晦也;式,法规也。所谓知白守黑,即本于此。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一章又指出:“大白若辱”(同黑辱)。在此,他将大白比为黑辱黑,可见黑白之间有互渗、相通之处,或白变为黑,或黑化成白,或黑中有白,或白中有黑。所谓“计白当黑”,即滥觞于此。著名国画家李可染,常以墨黑为色彩基调,故力度深沉,情感丰腴,其《茂林清署图》、《水墨山水》、《荷塘消夏图》等,均为个中杰作。至于黄格胜教授,则继承、发展了“知白当黑”、“计白当黑”的传统,并吸取了国外美术精粹,“泽为中用”,以“类乎版画的强烈黑白对比手法”,“以胶掺墨大片泼法”⑧,来强化画面的气势,因而《漓江百里图》的笔墨,既蕴涵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散发着漓江泥土味,又回旋着西洋美术中的灵气。可见“越‘土’越有‘洋’味”云云,乃是从艺术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画家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之所以被抢购一空,其原因之一,即在于此!再来电影艺术,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所以能博得西洋人的交口称赞并获得国际大奖,不正由于它们土得不能再土,土到极点吗?不正由于它们凸显出陕西农村世态人情、风俗习惯吗?可见越是富于中华民族特色的,便越是世界的;越是能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则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这便是画家强调“越土越好”,“越‘土’越有‘洋’味”的缘由。

此外,黄格胜教授还强调一个俗字。所谓俗,就是指通脱、平易、明白、畅达。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比之为:“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苏轼称白居易诗为“白俗”,王安石则称之为“白俚”。俗,并非浅薄、庸俗,而是形式通脱,内容充实;传达方式便捷,情思意蕴深刻。俗是下里巴人,但绝非俗不可耐;俗有泥土味,但绝不俗气。

俗与雅,迥然有别。雅是阳春白雪,却能与俗为邻,化俗为雅,由雅入俗,亦俗亦雅,雅俗共赏,故俗是可登大雅之堂的,也就是黄庭坚所强调的“以俗为雅”⑨。

所谓雅,就是雅致、纯正。郑玄《<周礼>注》云:“雅,正也。言今天正者,以为后世法。”这就是要求人们在抒发感情、宣?兴味时,必须符合高尚、正确的标准。

雅与俗虽泾渭分明,但非水火不容,而是相反相成的。雅可给俗输入清正纯和之气,俗可给雅增添生命活力,故俗能致雅,雅可入俗,也就是对黄格胜教授的雅俗观的美学透视。

  柔婉秀丽  壮美崇高

桂林山水以柔婉、秀丽享誉全球。唐代诗人韩愈形容漓江的山水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⑩山上芳草如绣,青翠横溢;江中碧波荡漾,游鱼翕动。奇峰倒影,缓缓浮动,扑朔迷离。一叶扁舟,满载清风,任意飘流。从美学范畴的角度去概括,这属于优美的形态。举凡柔婉、秀丽、妩媚、娇小、妖娆、婀娜、娟好、幽雅、委曲、巧情、娴淑、斑斓、绚烂、绮丽、?、潇洒、朦胧等等品类,均属于优美。她们彼此之间,往往相互交叉,相渗相融,亦此亦彼,但总的特征则是一个柔字。

桂林天下秀,宜人独桂林。秀,是芙蓉出水的美,娇花照水的美。她含隐蓄秀,风姿绰约,情意绵绵,妩媚动人。

但桂林山水并非只有柔婉、秀丽,她也含有刚性、壮美、崇高。作为“南天一柱”的独秀峰,就是如此。且读袁枚的《独秀峰》诗:首联:“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以龙脉比山峦之逶迤(长度),以“插南斗”喻峰顶之峻拨(高度),以“突然一峰”昂首天外制造壮美的气势,以“绝无有”下空前绝后的断语。起句突兀峥嵘,给审美心理上造成“噫吁*,危乎高哉!”11的崇高感,从而突出了一个雄字。颔联:“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这里突出了一个奇字。“奇峰一见惊魂魄”12,何况奇中最奇的独秀峰!颈联:“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此写登峰远眺,桂林风光,尽收眼底,从而由审美主体(袁枚)的角度观照了审美客体(独秀峰)的壮丽。尾联:“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由挺秀峻拨的青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从中汲取刚健之气,又何必伤感呢?如此由自然美中感悟、妙悟人文美的态度是积极的。唐代诗人张固,在《独秀山》诗中,赞曰:“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凝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作为凝结天地意气、直插云霄的“擎天一柱”,既是秀丽的,又是壮丽的;既是阴柔的,又是阳刚的;既是优美的,又是崇高的。当然,就整体环境、总的背景、自然的主体方位而言,独秀峰毕竟处于桂林山水优美的态势、境界中,因而又获得了一峰独秀的赞誉,仿佛是南国山水的皇后,连周围秀美的景物也得向她顶礼膜拜了。

诗与画,仿佛孪生姊妹,其血脉是相通的。以上从诗的角度较多地分析了桂林独秀山、独秀峰的美,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论述黄格胜教授《漓江百里图》的美。

首先,她凸显了桂林山水的优美,表现了桂林山水柔婉、秀丽的特性。黄格胜教授说:“漓江山水,以秀取胜,如果这个‘秀’的分寸把握不好,就会变成媚、俗、薄、弱如同盆景。”13又说:“我确定了以平远法为透视线,以中近景为主的构图原则,这也是适合桂林山水‘秀’的大原则的,因为它不是黄山、华山那种大起大落的山水。”14如此格局,可以给人以亲切感、和谐感,而绝无“奇峰一见惊魂魄”15的怵惕感和“山雨欲来同满楼”16的恐惧感。如《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内折页《漓江百里图》选段(下同),或白云缭绕,青峰隐隐,如图①;或碧波粼粼,扁舟游弋,如图②;或烟波浩渺,山色迷濛,如图⑥;或绿林森森,倒影绰绰,如图⑦。作品色调幽雅、朗丽;风姿活泼、潇洒、清新、俊逸。这些均属于优美范畴。

其次,《漓江百里图》还表现了桂林山水的壮美、崇高。黄格胜教授说:“漓江虽美,却最难画。画不像自然不是漓江,画像了又像盆景,秀气离不开小气,娇媚还带轻飘。所以我画《漓江百里图》时加入了大量的在黄河、长江、黄山、泰山‘采’回的雄浑之气,壮美之气,才不至于画卷出现盆景味、园林味。”17这段话道出了画漓江的奥秘: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是为了求真;不似,是为了超越真。似,是忠实地摹写作为自然美的漓江风光;不似,是在典型创造中把它升华为艺术美的图景。因此,画家便将祖国山川的浩然之气引进漓江画卷中,又不失漓江山川的真。这种超越柔婉、秀美与打造壮美、崇高的艺术实践,正是画家的创造。在《漓江百里图》长卷中,或层峦叠嶂,*逦起伏,如图③;或幽岩隐秘,险峰危立,如获至宝图④;或暴雨倾盆,怒涛汹涌,如图⑤;或狂飙肆虐,霹雳盖顶,如图⑧。这些描绘,堪谓气势磅礴,气概恢弘,气吞山河,气象万千,气冲霄汉。这种气,沉雄,沉郁,凝重,粗犷,豪迈,突兀,狂放,吞吐日月,势不可挡,焉能受制于秀气、优美?只能用壮美、崇高来概括了。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康德在其不朽的美学名著《判断力批判》中,曾系统地论析过壮美、崇高。他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的崇高,又叫数学的崇高,其特点是体积巨大;一种是力量的崇高,又叫力学的崇高,其特点是力量巨大。二者的共同之点都在于一个“大”字,这就是康德所说的“伟大”:“我们所称呼为崇高的,就是全然伟大的东西。”18黄格胜教授把黄河、长江、黄山、泰山等移植到桂林山水中,显然是为了强化画卷的气势和力度,也就是为了表现画卷的崇高美。画家之所以汲取西洋绘画技法,用喷枪喷墨来加重加厚加浓画面黑辱黑,使其显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令人窒息。这都是为了极强地增加艺术上的威慑感,惊异感而使然的,其中,饱和着画家深邃、浓厚的情感。

第三,《漓江百里图》还表现了优美与崇高的互渗、圆融状态。有的以壮美、崇高为主,如长卷图⑨,群峰峥嵘突兀,面目怪怪奇奇,占据主导地位,给人以惊心骇俗目之感;然却间之以白色云烟,淡红、墨绿风景,在怪异之中流动着活泼、轻松的气韵。此外,有的以优美为主,如长卷图⑩,群峰彼此间隔,似断非断;松柏青翠横溢,生机蓬勃;江水明净清澈,境界悠远宁静;草木郁郁葱葱,万物欣欣向荣。黑白对比,红绿相依,青黄互补,彼此烘托,各尽其妙。画风典雅高洁,令人悠然神往。

以上从几个角度论析了《漓江百里图》的美,其所列举的图画也不过是较少的段落,但从管窥蠡测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体悟到画卷巨大的艺术魅力。

《漓江百里图》的风格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正因为她崇高、壮美,故雄浑、豪放,气势磅礴;正由于她秀丽、优美,故潇洒、妖娆,隽永、清新:但都统一在亦刚亦柔、刚柔圆融的情态中。在具体描绘中,虽有侧重,或柔中有刚,或刚中有柔,但均同南国风光、桂林山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其大环境、大背景、大氛围还归于一个秀字。秀,是长卷的基调;但每一画段之间又各有特色,这便是画家所说的“山山各异,水水不同20,可目之为众调。

风格是艺术家独创性、个性在作品中最集中突出的显现。黄格胜教授说:“我的表现语言也是独特的,因为她们都是我从生活中发现、提炼和锤炼的,是我个人感情的物化,所以有强烈的个性。我组成画面的树、石、舟、桥、房屋、水、云、雾以及笔墨色彩章法韵味都是我独有的,不雷同于任何古人和今人”。21的结果,是“能传达一种画外的感情”23的结果,是能“表达一种潇洒、高亢、豪迈、幽默而难以言传的感觉”24的结果。当上述因素凝聚于笔端时,漓江的涓涓细流终于汇成巨大的情感波涛,冲开思想闸门,奔腾而出;那适应情趣、兴味表达的语言、色调、节奏、气势也随之出现,从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显示出独创的风采,气韵,这便是风格。尤其是画外之画、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味外之味,乃意境的至高表现,历来备受艺术家的关注,也极为画家所重视。画家在描绘漓江风景时,把自然界的静山动水转化为画面上的动山静水,即在原本不动的小峦之间画上飘浮的云气,以示山之动态,从而反衬水之静态,形成对照,增强活跃的生命力。这便于工作是画外之画的一例。

黄格胜教授把自己的个性、气质、情思、兴味等特殊的心理结构渗入巨幅画卷中,与笔墨交融,从而凸显出异于别人的独创风格。文艺理论家李普文博士就赞美过“他的豪爽磊落、幽默乐观的天性,他的宽厚豁达的为人”25,如此个性与画卷笔墨相圆融,必然形成作品风格个性。十八世纪法兰西学院院士布封说:“风格却就是本人”26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说:“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27黄格胜教授笔下的漓江山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注:

①②③⑤⑦⑧13141920  黄格胜《非长卷何以骋其情》,见《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05108页。

④原济《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章·第八》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585页。

1721222324黄格胜《山路弯弯》,见《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11页。

⑨黄庭坚《再次杨明叔韵·引》。

⑩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1李白《蜀道难》。

1215刘禹锡《九华山歌》。

16许恽《咸阳城东楼》。

18《判断力批判》上卷,第25节,第87页。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5李普文《黄格胜:新时期广西美术的卓越代表》,见《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04页。

26布封《论风格》,见《译文》19579月号。

27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题春江图》,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589页。

2006220.脱稿于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