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请选择风格

广艺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广艺要闻

“交融·共生”2025第二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广西美术馆开展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点击数: 图片:吴凯雄、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 打印文章

大全景(1).jpeg

9月14日上午,由中国油画学会、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交融·共生”2025第二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广西美术馆开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浙江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黄格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郑军里,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伯贤,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梁艺光,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学强,自治区文联二级巡视员、副主席石才夫,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雷波,越南中央艺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董事会主席陶登凤,缅甸仰光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长凯蒂瑞,越南工业美术大学党委书记、学校董事会主席裴中勇等百余名嘉宾出席开幕式。自治区相关单位领导,东盟国家艺术院校教师,美术界画家代表、专家学者,我校师生代表及新闻媒体等2000余人参加开幕仪式。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主持。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浙江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一衣带水,此次双年展既是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彼此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中国和东盟的艺术家们在优秀的作品中,在壮美的山水精神中找到知音,形成共生的力量,最终成为彼此的好朋友。

我校党委书记刘伯贤在开幕式上表示,艺术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教育是连接未来的纽带。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以艺为桥,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先后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73所国外(境外)院校、国家级艺术团体开展艺术教育交流合作,教育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加强“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和“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建设,成立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学院,不断深化东盟文化艺术研究,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文化交流品牌,积极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取得了显著成效。期待本届双年展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

越南中央艺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董事会主席陶登凤表示,2025中国—东盟美术双年展不仅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舞台,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重要的文化桥梁。本次展览是国际教育合作精神的生动证明,有助于促进区域内各民族间艺术与文化的相互理解。

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石向东表示,本次展览既是对首届成果的传承延续,更是对中国—东盟美术合作的拓展深化。本届展览在规模和深度上都实现了新突破,为广西美术事业打开了交流互鉴、共促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黄格胜宣布第二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正式开幕。

本届展览面向中国及东盟国家艺术家公开征集作品,共展出181件美术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等多元美术门类。展览以多元美术形式展现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形态与审美观念的交融,探讨科技与人文艺术的相互促进,作品既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审美意趣,也传递着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堪称一场兼具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的视觉艺术盛会。

当天,还举办“交融共生与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20多名本土美术家和艺术理论名家,以及30多名本土青年美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围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美术交流与互动”“中国-东盟美术创作的现状与未来”“数字时代的美术创作:虚拟现实、AI艺术与NFT的挑战研究”三个主题进行研讨。

本次展览汇聚了中国当代美术界领军者、东盟十国优秀艺术家的精品力作,画种丰富,既有对传统技法的创新演绎,也有对当代艺术潮流的探索实践,为高校美术类专业师生及广大美术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国际艺术理念、多元创作风格的机会。展览在广西美术馆二楼展出至9月21日。

957a4078.jpeg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黄格胜宣布展览开幕

957a4020.jpe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浙江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

刘书记(1).jpeg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伯贤致辞

957a3895.jpeg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主持开幕式

957a3989.jpeg

越南中央艺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董事会主席陶登凤致辞

957a4010.jpeg

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石向东致辞

957a4126.jpeg

领导及嘉宾看展

一审:穆 捷

二审:武 媚

三审:冯凤举


【字号: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