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请选择风格

广艺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广艺要闻

我校师生在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式亮丽登场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5日 点击数: 图片:梁智刚
  • 打印文章

10月23日下午,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在南宁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汇聚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家,围绕音乐、诗歌、戏剧等多元内容展开深度交流,集中呈现区域传统文化的绚烂魅力。我校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学生受邀参演开幕式,以精湛的技艺、从容的台风与融合的创意,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跨越国界的视听盛宴。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到场参加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第一板块“艺彩交融”中,我校参演的音诗画节目《诗乐戏韵》成为一大亮点。该节目汇聚来自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缅甸、老挝及中国等多国艺术家,以歌舞乐融合的形式,生动呈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融的和谐图景。我校印尼籍学生陈柳珊、马来西亚籍学生李镓妏、越南籍学生裴香银与中国学生李悦培共同演绎经典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并创新融入缅甸弯琴、印尼安格隆、中国二胡与琵琶等乐器演奏,以及老挝与越南的传统舞蹈元素。当熟悉的壮乡旋律响起,空灵的弯琴声为之增添东南亚风情,婀娜的舞姿诠释着“江水”的意象与“和谐”的意境——这一刻,歌、舞、乐交相辉映,不仅是艺术的融合,更是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生动写照。

在演出尾声“山海同频”中,我校越南籍学生裴香银与中国歌手潘傲峰共同领唱AI原创主题曲《同一阳光下》。歌曲唱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奏响相知乐章,肩并肩奔赴未来”的共同愿景,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传递出携手前行、共迎光明的美好信念。

本届文化月以“AI遇见东盟 文化‘月’玩越嗨”为主题,不仅在内容上融合传统与现代,更在形式上打通线下与云端,推动文化交融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校“中国—东盟音乐周展位”展出的AI民族音乐项目、民族声乐节目及民俗文化类文创作品,吸引了众多中外嘉宾和观众驻足体验。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越南文学艺术协会联合会主席杜洪军饶有兴趣地体验了AI音乐项目,现场演唱《越南中国》歌曲,现场观众一同感受了AI合成民族声腔的独特魅力,以及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的创新活力。

img_256.jpeg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俊平(左四)到场参加开幕式

img_256.png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越南文学艺术协会联会主席杜洪军体验AI音乐项目

img_256(1).jpeg

我校学生参与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式

1我校舞蹈学院老挝籍学生张文清、陈戴芳跳起老挝舞蹈,艺术研究院的同学们演奏印尼民族乐器-安格隆.jpeg

我校舞蹈学院学生张文清(老挝)、陈戴芳(老挝)跳起老挝舞蹈,艺术研究院学生演奏印尼民族乐器安格隆

3我校音乐学院学生陈柳珊(印尼)、李镓妏(马来西亚)、李悦培、裴香银(越南)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jpeg

我校音乐学院学生陈柳珊(印尼)、李镓妏(马来西亚)、李悦培、裴香银(越南)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我校艺术研究院的同学们用印尼民乐安格隆演奏《山歌好比春江水》.jpeg

我校艺术研究院学生用印尼民族乐器安格隆演奏《山歌好比春江水》

5我校艺术研究院的学子德馨(缅甸)弹奏缅甸弯琴,与另一学子演奏的文莱鼓相得益彰.jpeg

我校艺术研究院学生德馨(缅甸)弹奏缅甸弯琴,与文莱鼓配合演奏

6我校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学生们演奏琵琶、二胡.jpeg

我校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演奏琵琶、二胡

7我校音乐学院越南籍学生裴香银与中国歌手潘傲峰、以及所有演员合唱开幕式主题曲《同一阳光下》.jpeg

我校音乐学院学生裴香银(越南)与中国歌手潘傲峰以及全体演员合唱开幕式主题曲《同一阳光下》


一审:穆 捷

二审:武 媚

三审:冯凤举


【字号: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