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心语

梦萦漓水三百里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07-12-02 15:12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 广西画家黄格胜所作《漓江百里图》以精湛的绘画技巧而享有盛誉,他同时擅长表现广西的壮家苗寨、民居村舍,其笔下具有强烈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本土山水风光写景之作是缘自于内在深厚质朴的乡土之情,乡情是其作品富有生命力和感人力量的源泉。

[关键词] 黄格胜;漓江百里图;村寨;乡情;写生

在当代中国画坛上,广西壮族有个出色的画家黄格胜。其实一提到他,就自然想到早在一九八五年他便以创作的一幅山水画长卷《漓江百里图》而赢得赞誉,在美术界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黄格胜这幅近两百米之长的《漓江百里图》是一幅表现桂林山水的全景图,谈及此图,也自然会引出许多绕有兴味的话题。

都说桂林山水名甲天下,桂林山水乃天工造化之物,作为举世瞩目的风景胜地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从桂林至阳朔之水程,千曲百回,夹岸峰峦竞秀、竹树芊绵,徜徉青山碧水间,不啻于人间仙境。然古时不曾见阳朔山水之人以为此即非贬不去之地,及见之,方以之奇,为之惊羡赞叹不已。如《倦游录》云:“桂州左右,山皆平地拔起,竹树茂郁,石如黛染,阳朔县尤奇,四面峰峦骈立。”[i][i]又据古代书画著录所载,宋代米芾就为桂林山水所折服,曾作有《阳朔山图》,并言:“余少收图画,见奇巧皆不录,以为不应如是,及长官于桂,见阳朔山始知有笔力不能到者,向所不录,翻恨不巧矣,因知范致能所谓平地苍生崛起,为天下伟观第一者,真非虚语也。”[ii][ii]桂林山水以其充满诗情画意的旖旎风光闻名遐迩,吸引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咏图写。

古今沿革,尤其到了二十世纪,山水画中以桂林山水为画题的丹青画手不乏其人,现代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诸人皆以其各具风貌的笔墨来描绘这片秀丽的山川。齐白石于二十世纪初数次远游到达广西,从其纪游画稿中也可知桂林、阳朔亦其足迹所至。他论画时说:“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的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我以为,桂林山水既雄壮又秀丽,称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生平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iii][iii]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宾虹应广西省教育厅之邀亦来此,于讲学授课之余,畅游漓江,览桂林山水,并以书画诗词纪游,创作甚夥。徐悲鸿也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数次赴广西,居桂林、阳朔,或泛舟漓江,作有《象鼻山》、《漓江春雨》等以桂山漓水为主题的山水画作品。此外,李可染山水画的代表作表现的即是漓江山水,其桂游得稿中除了如《细雨漓江》之类的作品以水墨轻淡表现山水空濛的雨中漓江外,他笔下的桂林山水大都墨韵浓厚,层叠如屏的重峦构成丰富的景深,逆光下浓黑的山石衬显出光感,如玉带般的漓江水蜿蜒迂回于丛山之中,所谓“万山重叠一江曲”[iv][iv],形成其山水画中独特的笔墨语言和鲜明的图式。

前辈画家所描绘的漓江山水各有其图式特征,有感于此,黄格胜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要站在前人、今人已有的高度去画。黄格胜创作的这幅《漓江百里图》是缘于一九八二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委托他用中国画形式绘制一幅能包容漓江沿岸主要风景点的手卷式桂林山水旅游图。尽管画漓江的佳作不少,黄格胜查阅大量文献和图像资料后发现自古至今描绘漓江题材的绘画作品竟无一幅较为全面完整加以表现的长卷全景图。这个发现不由地点燃了他埋藏于心底的创作原动力,他忆及创作此图的动因时说:“我是在桂林山区长大的,对美妙神奇的桂林山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从小就有一种要歌颂它、表现它的强烈愿望。也许是这个原因,我从幼年就操起了画笔。……我如能创作出一幅反映桂林山水全貌并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一来可以引导人们从艺术美学角度去感受、领会自然美的补充,对漓江的审美理想得到更充分的满足。一来可以扩大我国秀丽山河中的佼佼者——漓江山水的宣传,加深人们对祖国山河及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作为八桂画人,我应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v][v]出于这种朴素和真诚的感情,黄格胜开始酝酿创作。

黄宾虹曾面对桂林山水发出感慨:“山灵奇秀写难真,下笔谁言如有神。”[vi][vi]李可染也说过:“吾曾多次泛舟漓江,觉江山虽胜,然构图不易。”[vii][vii]可见,桂林山水作为自然天生之物,虽巧而难为工。有言“江山如画”,亦有“江山不如画”之云,画家如何以精妙之笔墨,人工剪裁,用方法而得之,做到尽善尽美,巧夺天工,这也是颇费思量的。另外,漓江山水之秀丽若把握不好分寸,则易矫饰形同园林盆景,又如何表现各个景点,众多的景物之间如何穿插、连接、过渡,使画面有序统一而有丰富变化,这就需要画家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为了在桂林山水的表现上有所创造,不泥于前人成规,全面生动地展现漓江胜景,黄格胜反复往返桂林阳朔体验考察,路途跋涉,遍游诸胜,得写生稿近千帧,《漓江百里图》是构思三载而成的巨作。

展观此长卷,画面中岩嶂奇丽、秀峰倒影、岚雾缭绕,画家根据具体的景象和画面的需要灵活地处理。集中表现是画卷置陈布势的主要特点,比如画家重点描绘七星公园以体现桂林园林之美;将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汇集于碧莲峰下;着力表现汇聚各岩洞特点的七星岩;集中刻画大圩古镇,沿途其余村落则以竹林或烟云遮掩,因其有所取舍、重点突出,画面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在景致的设计中,细节刻画也是画卷出奇制胜的成功之处。画家在长卷的中段特意创造性地制造了一段黑夜,大片密密匝匝的浓墨中山景月色若隐若现、依稀可辨,穿梭着几点闪烁的渔火透出几许光亮,渲染出夜景沉穆的氛围;转而画面渐为点醒,出现大块风清云淡的空疏灵动之境,墨色浓与淡、重与轻的对比之中,大起大落、抑扬顿挫,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中有一段景致专绘倒影,雄秀苍郁的大榕树扎根于岩隙间,旁边水面上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竹筏、渡舟,在高高低低的山头倒影间行进或泊靠,映衬出波澜不兴如镜般的水面,水印版画般简括的效果中意趣横生、别具情味。在画卷中还间杂绘有一段雨景,一改以往画作中漓江雨景迷濛微茫、小雨如酥的温润气象,惟见水、墨、胶交错渗化,纵逸骀宕,出现转瞬间云雾沉积、烟云变灭、暴雨骤至时特有的肌理,产生出“水墨淋漓幛犹湿”的奇幻效果。经心安排的数段场景逐步巧妙地展开衔接,步移景异,时而河渚浅滩,时而奇峰挺立,时而勾勒赋彩,时而用墨如泼,时而浓如暮夜,时而淡若白昼,使人读画时不禁心为之一惊,神不觉为之而往,如身临其境行于画中游。画家取景之法采用高远、深远、平远三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观察描绘漓江山水,穷其变化而得其统一。画家还根据山石结构和具体对象变换运用各种皴法,色彩的丰富变化和冷暖对比,以及水的平静与云雾、山头的涌动、繁富与疏简、密实与虚空的对比,皆形成了画卷中有韵律的运动。画面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节奏感颇强。

有言道:“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对此图的完成,黄格胜深有体会,在一次谈创作感受时,他说因为“宜人独桂林”,桂林风景宜人,而不是四季分明的,所以在画卷中就没有画出四季。经过斟酌,他摈弃了长卷幅式以春、夏、秋、冬等四时刻画来展开画卷铺陈情景的表现手法,而采用了描绘漓江在早晚、雾雨、阴晴时景象的方法,旨在凸显桂林四季如春的特点。在情境处理上以一日自朝至暮的时间变化贯穿其中,这样既符合游赏山水的时序,又符合人观画的心理,引人入胜,使人观览余味不尽。画家于创作构思上可谓匠心独运,用高妙的艺术手法较完整地反映了漓江风光的特质,融雄壮之气于灵秀之景中,以奔放的笔墨、酣畅的大写意的手法表现了漓江的朝暮晴雨、风土人情,丹青妙笔,尽得其态,强烈地抒发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虽古人云漓江山水“有笔力不能到者”,但《漓江百里图》经过画家高度意匠加工、创造性地表现,成为充满艺术性的经典作品。

如果说李可染笔下的漓江山水以谨严工整、清丽劲爽为胜,黄格胜则注重雄奇瑰丽、神秀稳健的审美趣味,可谓各擅其胜。据载同题名为《漓江百里图》,关山月、黄独峰所作长度均不过二十余米,而黄格胜竟然洋洋挥洒了二百米,气势恢宏,俨然大手笔、大气象,其艺术水准亦是无庸置疑的,是在前人描绘漓江山水基础上的大胆突破。《漓江百里图》是黄格胜的代表作,可称得上是为漓江传千古的佳构巨帙,奠定了他在画坛的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其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体现了新时期广西美术的成就。

黄格胜以漓江山水画最擅胜场,广西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成为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桂山漓水哺育出这位本土画家,继《漓江百里图》之后,黄格胜又创作了一系列以漓江山水和桂北、桂西风土人情为主题的山水画作品,其中壮家苗寨、民居村舍也是其主要的描绘对象。如其所作长卷《古镇流芳》,水色清旷、墨气淹润中传出古朴乡镇的悠悠韵致;《桂林灵川老寨》、《深山藏明珠》用笔转为严谨细致,古雅深沉的村寨、沉郁厚重的格调似在述说着一段古老的歌谣;《兴坪写生长卷》中依山傍水的兴坪古镇纯用水墨描绘,墨韵滋泽;长十六米的巨幅长卷《社水秋色》中屋舍铺排、点景丰富、参差错落,浓淡墨、枯墨变化而浑然统一,画面色彩斑斓、明快清新,一派秋日里天高气爽的景象。除长卷以外,其他如《古园春色》系列、《灌阳写生》系列、《水源头写生》一组及描绘桂北苗乡的《两水写生》系列等,取小景致,幅式虽小而构图多变、用笔生辣,景物简洁概括、质朴自然。黄格胜游山弥勤,足迹所经,或作山水长卷,或绘册页小品,皆是自然的真实写照,亦不乏佳制。

黄格胜说:“我记得临摹过的名画和芥子园以及近现代各位大师的作品,发现画的题材多为名山大川或小桥流水,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且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村寨少有涉猎,即使有也只是浮光掠影的猎奇,或只反映了它的僻远落没。如何表现它的古老、纯朴、多彩、多情,特别是将村民淳厚的感情和人格融入画中,更为许多画家所忽略。”[viii][viii]以上各图皆是描绘广西村寨景色、本土风光,这些山中老屋、旧院、村居随时光的流逝外观早已衰敝斑驳,其韵味却在时间的洗礼中久而弥笃,它们在秀山丽水的环抱间与山路、古木、青藤、瓜田、园圃、草垛、篱笆、木栏、水车、鸡犬等等构成了村民们的生息之地,负载了土地的沉着厚实和农人们生活的苦涩与甘美,散发出阵阵情韵。

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之中,有一种感情是乡情,它使人梦绕魂牵,象土地一样古朴深厚的乡土之情深藏于人的心底。黄格胜是壮族人民的儿子,自小在桂北农村长大,其画中的青山奇石、古树石板、山寨老屋、山泉草垛等朴拙的物象为其少时所熟悉,他与劳作于乡间土地的农民亦有着深挚的感情,而每当看到吸引他的山乡古镇,黄格胜又常常非常激动,有着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正如黄格胜的一方“梦萦漓水三百里”的印章所指,桂林山水为其朝思暮想、梦魂萦绕。自古以来即认为绘事乃得自天机,出于灵府,如唐志契《绘事微言》中说“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恽寿平《南田画跋》所说“作画贵在摄情”。黄格胜也认为“无情莫作画,作画莫无情”,画家将自我之心性融会于画中,其作品往往不事雕饰,他为情所驱,以情造景,景随情生。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笔下的漓水、山乡、古镇、老榕,都是饱含着情感的艺术形象;其画大气磅礴、豪情激荡,故其作品亦是自胸中流淌出的创作激情使然。

桂林山水给予黄格胜丰富的生活感受,他醉心于广西风光的表现方法,创作了大量以漓江山水、村寨为主题的作品。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面貌,充满着民俗民情和地方风味,从中可以看到桂北、桂西山水风光所独具的情味以及多彩的民俗风情,体现出鲜明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这些作品,不仅是足迹的记录,更是乡情的写照。黄格胜的作品内里包孕着深厚的思想感情,总能不经意地拨动人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心弦,因而其作品分外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是带有乡土味、富有生活气息和饱蘸激情的。他甚至自称:“我的画首先是入世的,而且人间烟火味越浓越好,这些题材是我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的,越土越好,土得掉渣;越俗越好,俗得到位。”[ix][ix]出于对“土”和“俗”的追求,他的作品风貌朴实厚重,而蕴含其间的则是对乡土脉脉不尽的眷念,是浓郁朴质的乡情和对乡人、对人生的关切之情。

综览黄格胜的山水画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写生。古人立法,本大自然,古代画论中主张“心师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学无常师,以真为师”以及“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等,王履在《华山图序》中亦坦言直陈:“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自古洎今,画家皆注重取法自然,从古人入,从造化出,以造化为师。齐白石尝题《雨耕图》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x][x]语意间不但毫不掩饰其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而且尤为强调要抒写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黄格胜秉承着以写生为创作基石的传统,深入生活,师诸造化。黄格胜习艺精勤,有谚云:“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早在广西艺术学院读研究生两年学习期间,他就共画了三千多幅画,平日里所画的速写更是不计其数。他师从岭南派画家黄独峰,随导师漫游名山大川,对写生极富热情,游迹所到,收入画囊。画史上诸如荆浩写太行山,董源写江南山,米芾写京口江山,黄公望写海虞山水,各有不同,皆因其朝夕目睹所居之地,而施之于笔端。黄格胜关注生活,其作品是对桂林山水的对景写生之作,他对生活有真切的体验,从写生入手,作大量的写生实践,在这些深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题材中,他根源于传统,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潜心研究,提炼出描绘本土山水画的各种表现语汇,探索个人的艺术语言和笔墨形式。黄格胜即得益于写生,他以桂山漓水为创作源泉,胸中富丘壑,因而下笔如有神,由此也充分说明从写生而创作是创新中国画的发展之道,而且是历久不衰、葆有生命力的。

黄格胜情系乡土,他的作品直接源自于具体的物象、从乡土写生中得来,既构成了其山水作品的艺术特色,又是其作品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不竭源流。他还创办了桂林中国画学院,力在为广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黄格胜的创作道路、艺术追求和为延续拓展中国画所做出的努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注。

[xi][i] 转引自张丑《清河书画舫》,《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第314页。

[xii][ii] 转引自张丑《清河书画舫》,《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第313-314页。

[xiii][iii] 王振德、李天庥编著《齐白石谈艺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xiv][iv] 李可染题《清漓烟岚图》。

[xv][v] 黄格胜《非长卷何以骋其情》,《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05页。

[xvi][vi] 《黄宾虹诗草》卷二,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诗词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xvii][vii] 李可染题《清漓烟岚图》。

[xviii][viii] 黄格胜《不谈体会》,《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12页。

[xix][ix] 黄格胜《山路弯弯》,《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第111页。

[xx][x] 王振德、李天庥编著《齐白石谈艺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