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心语

黄格胜:流淌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漓江山水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01-04 11:08 浏览次数: 【字体:

流淌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漓江山水

——记我的美国讲学、交流之行

在《漓江百里图》的首发、收藏仪式上。

接受西方记者的提问。

熟悉我的人都说我的艺术人生有一种传奇的色彩,这话听多了以后,忍不住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想想还真有点“奇”,此“奇”既有奇迹之意,也有奇遇之说。我从一个山村野孩子“混”到现在的地位,除了自己努力奋斗的因素之外,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就在我的作品登上“神六”、在太空遨游一番之后,在我的作品《漓江百里图》创作20周年之际,又受到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邀请,到美国国会图书馆这一国际著名的权威学术机构讲学,展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进行文化交流,成为中国国画史上第一个登上美国国会图书馆学术讲坛的画家。这不仅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奇迹,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奇遇。

  2005年夏天,美国亚洲文化出版社社长赵晓明先生经友人彭鹏介绍,来到南宁找到了我,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华盛顿华人文化艺术节寻找一位适合他们活动要求的中国画家去搞画展。那天,原本约我下午3时在画室见面,结果我因故不能按时履约。我以为此事黄了,因为西方人是最守时的,没想到赵晓明先生耐心地等我一直等到下午6时。

  与赵晓明先生谈得不错,分手时送了他一本《漓江百里图》画册,他说会把画册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看他们会不会收藏,并尝试让他们请我去国会图书馆讲学。我觉得此事太玄,似乎离我太远,是不可能的事,但我还是感谢了他的好意。

  10月,传来消息说美国国会图书馆已决定收藏我的画册,并将派亚洲馆馆长助理郝安琪博士来华颁发收藏证书。咦!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还居然发生了。不久,郝安琪博士出现在广西艺术学院桂林雁山校区。

  12月,赵晓明先生又来到南宁,传达了更不可思议的消息!美国国会图书馆董事会经过对我的考察与了解,一致通过邀请我在2006年6月1日到美国国会图书馆讲学,举行以美国版权局书号出版的《漓江百景图》画册的首发仪式和收藏仪式,以及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将把我的绘画作业过程全程摄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保存。

  闲聊中,赵晓明先生谈到了一些与此次美国讲学有关的小插曲。因为他是浙江人,在美国是华盛顿浙江同乡会会长,在中国还是浙江省政府的顾问。当浙江省政府有关单位的官员得知美国国会图书馆通过他邀请我去讲学的事后,对他埋怨道:“我们浙江有那么多好的画家为什么不邀请,而跑到广西去请?”赵晓明先生答道:“浙江是有很多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的画家,但美国方面需要的是政府认可、社会认可、同行认可的画家,而黄格胜正好就是这样的画家。”浙江省政府的人又说:“如果请一个浙江画家去,政府可以出八十万元。”赵晓明先生说:“这种事是不能讲钱的。”

  2006年初就收到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正式邀请函,三月份到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去办签证。说实话,未拿到签证是不敢吹牛要去美国讲学的。因为我儿子、儿媳在美国,这次我又是夫妻同行,这种情况的拒签率是很高的,以至办好签证后打电话给学院外办的小赵时,他紧张得不敢接电话。

  签证厅里久不久会有一个被拒签的人哭闹,给我平添一份紧张心情。还好,签证官员并未太刁难我们,十分钟不到就给签了,可能是邀请机构的权威性或是我夫妇俩去过美国的纪录还不错起了作用吧!说实话,我是中国人,根在中国,我的艺术创作土壤在中国。移民美国,从来都没想过。

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从香港飞到美国的旧金山,办了海关手续后继续转机,又经6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华盛顿。除了劳累,一路无话。在华盛顿机场见到了赵晓明父女和阔别多年的儿子黄凡。

  6月1日晨起,华盛顿天空湛蓝,气候宜人。9点多钟到达国会图书馆,图书馆在国会大厦后面,建筑宏伟而精致。10点半钟,以美国书号出版的画册《漓江百景图》首发式和收藏仪式在国会图书馆的亚洲部举行。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文化处长、美国企业家协会主席、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院长等嘉宾来了;中国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凤凰卫视、星岛日报、世界日报等十几家传媒的记者也来了;特别是亚洲馆的李华伟馆长不顾70多岁高龄,凌晨3时起床,驱车从另一个州赶到会场,令我十分感动。

  仪式简单而隆重,最后以我和图书馆官员捧着我的新画册合影而结束。

  简单吃了午餐,一点钟就开始了此行的重头戏——演讲。虽然在美国演讲过多次,心里还是有点发虚。因为,第一,国会图书馆是世界级权威的学术机构,高人很多,我的水平行不行?第二,以前听演讲的多是行内人,而今天是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人都有,他们对我的话题会有兴趣吗?第三,担心来的人少;第四,担心来的洋人少,若大部分是华人,不就等于在唐人街和国内演讲?第四,担心听众中途退场。在犹豫忐忑中开始了我的演讲。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绘画和漓江画派》,开讲以后心境慢慢平静下来,越讲越顺。我深入浅出,把我风趣幽默的本领发挥出来。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以外国人为多,而且听得非常认真,我结合图像,顺利地结束了演讲。


接受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采访。

观众兴致勃勃地听演讲。

  

  随后,我花了10多分钟演示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更激发了听众的兴趣。

  紧接着就是提问,西方人提问跟中国人不一样,角度诡异、问题刁钻,经常让人猝不及防。有个美国听众问:“黄先生,我看中国画像是一个人画出来的。”我接住话:“我看非洲来中国访问的元首总像是一个人。”会场响起一阵掌声和笑声。我觉得我答得太快太直了,且台下还有非洲听众,为了避免产生误会,我接着说:“是因为你不熟悉中国画。美国NBA的球员,大部分是黑人,但我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因为我酷爱NBA。”

    有位听众站起来问:“黄先生,看你作画如此之快,为何价格那么贵?”这就是中国画当众演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挽回损失。我说:“真正的中国画创作和技法演示是不一样的。你们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有位短跑名将刘易斯跑十秒就挣十几万、几十万美金,我的画还算贵吗?”美国听众又说:“他要练的啊!”我说:“我难道不要练?刘易斯练了多少年?”他说:“十几年。”我说:“我练了几十年,如果你把我练习的作品买去,我可以便宜10倍。”又是一阵掌声。

    又有人问:“黄先生,我看你用的笔有大有小,它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大笔画大画,小笔画小画。”我觉得我又答得太快,就加以解释:“不管大笔小笔,笔头都是尖的,像我这样有经验的画家,既可以用大笔画小画,也可以用小笔画大画。”

    又有人问:“中国画是不是学日本的?”这个问题已不是第一次听到,我立即回答:“你把父亲和儿子弄反了。”听众愣了一下,爆出一阵掌声,我接着说:“恰恰是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日本,从文字、书法到绘画。”

  后来我才知道,听众的层次很高,既有艺术爱好者、专家、学者,也有国务院、教育部、外交部的官员,其中有八个外交官员是准备到中国去工作的。

  我的演讲受到一致好评,图书馆的官员说,这次演讲是近年最成功的一次,也从来没有哪一次演讲有如此多的媒体出现。赵晓明先生同样兴奋,他说:“太成功了!一般中国人演讲,说中文时下面有掌声,翻译成英语就没有反应了。而你的演讲先是中国人有掌声、笑声,翻成英语后还有更多的掌声和笑声。决定邀请你时我就一直对这场演讲放心不下,现在我放心了。”

  接下来就是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对我的作画过程进行录像和采访。采访由劳拉博士进行。他问得很细,专业水平很高,从我为何走上绘画道路到广西艺术学院工作的情况;从广西的自然风光到风土人情到漓江画派……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并不难。我边回答边画,一个多小时后,一幅水墨淋漓的桂林山水也画成了。

  一天下来,确实很累,人几乎要散架了,但精神却是十分振奋,想到今天所做的三件事,都是中国画家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对中国国画艺术、对“漓江画派”以及对我的艺术生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充实感,真想找来上一瓶国酒茅台,喝个痛快。

  当天,各大媒体以各自的方式报道了这件事,但国内一家大媒体的一位年轻记者有点不以为然。他说:“黄格胜不过是一个地方画派的头,新闻价值不大。”赵晓明先生转告我后,我请赵先生转告那位记者朋友:大人物到美国国会图书馆演讲不是件难事,而且是经常而又自然的事情,像我这样的小人物登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讲坛演讲就不同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赵晓明先生把我的话转告给那位记者,这位记者朋友恍然大悟,一口气为我写了两篇文章和拍了一组照片,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我这次美国讲学之行,把中国国画和“漓江画派”推上美国国会图书馆学术讲坛,把《漓江百里图》和《漓江百景图》画册珍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让漓江山水以艺术的形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流淌、展示,为“漓江画派”的发展乃至中美文化交流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黄格胜)

 

【打印正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