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请选择风格

精准扶贫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专题>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东凌随想

作者:职业技术学院 黎泳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2日 点击数: 图片:
  • 打印文章

为期三个月的奔赴德保县东凌镇陇桥村开展“精准识别”的扶贫工作终于结束了,作为工作队的一员,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回到南宁后连续几晚难以入眠,眼前不断浮现出原来只有在影视场景里才会出现的画面……

那四面透风好像随时都会倒塌的干栏木屋;底下架空养着牲口,人就睡在一张烂木板床上,屋顶上挂着一串串干瘪的老玉米,空气中不时飘来粪便的味道;屋里黑乎乎的除了几张破木板凳外,没有见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感觉很压抑,也很贫苦。然而,在这样的小屋里,木板壁上总会张贴着一、两幅毛主席的画像,纸已经发黄变旧了,想必也是有些年头的了,兴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吧。

 

借着微弱的灯光,黎泳认真仔细的为乡亲们填写“精准识别”扶贫资料

 

以上就是进村入户调查以来,我经常能见到的贫困人家,这其中有一户我印象最为深刻:家里共四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10岁没有自理能力的智障孙子,儿子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儿媳嫌家里穷生完儿子就已跑了。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深知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像老树皮一样,一道道深深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口中我了解到,他的孙子一出生就已脑瘫,因为没钱医治,越来越严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两口,智障孙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告诉我,穷点没关系,只是精神上的折磨已让他心力交瘁……我们尽量安慰着老人,并把这些情况予以如实登记,努力为他们争取最大限度的民政救助,希望他们的生活能有转机,能过上好日子。回去的路上,带领我们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些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是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家庭成员面临失业、疾病等因素,造成了贫困加剧。

三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做扶贫帮扶工作时,在做好物质上扶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扶贫。生活困难的人在压力面前总是处在低谷阶段,他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受穷,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有了这种思想,他们失去了自强自立的精神,缺少雄心壮志和苦干创业的精神。要想帮助他们,首先应该让他们从思想上站立起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贫困不仅只是经济概念,更关乎基本的公民权利和能力,其实质是一种权利和能力的贫困。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说: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高额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所对应的公民获得健康权、养老权、教育权、居住权的能力缺失。

所以,我个人认为国家要把推进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保体系的力度加大加强,把贫困人员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他们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且老有所养,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通过这次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实际贫困情况,我真心希望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字典里不再出现“贫穷”一词,人人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舒心好日子。

录入:fengliqun 审核:
【字号: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