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价值观 ——精准扶贫工作感悟
——精准扶贫工作感悟
夜空明朗,东凌镇的夜晚安详而宁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透过密实的窗户,也能听得格外清晰。
与其说是写感悟,不如说是随笔,我认为这样更加贴切。每天这个时候,镇上的人们都已经开始进入梦乡,而对于很多自治区工作队员来说,却是晚上工作的开始。异于都市风情和多数人的想象,在镇上的这个时间,我和我的工作组成员才能拖着工作了一整天的疲倦身体,开始整理材料。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把当天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做好记录,也才能妥善安排好整个工作组第二天的行程。97天如一日,陇桥村“精准识别”扶贫工作组的第一书记和组员对工作从不懈怠。
何骑材和队友们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按照自治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区、市、县、各乡(镇)党政领导的工作指导下,在区、县及镇工作队员的努力下,截止1月24日止,德保县东凌镇陇桥村的扶贫攻坚工作队历时3个月,完成21个自然屯,27个村民小组的入户评分工作,完成了225户70分以下农户的建档工作以及151户65分以下建档立卡的数据录入工作和相关文字的归档整理工作。我们不断努力提前完成了自治区所布置的工作任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全区开展三个月精准识别工作以来,我们身体力行,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大家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精准识别第二个阶段结束之前,我们组队员已有三个星期没有回南宁,连续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核实材料、做准数据。我深深的记得为了调查一户外出务工中途回家的农户,工作组多次入村调查、核实,最后一次下村,冒着寒冷的小雨,顶着石头滑落、车子打滑坠崖的危险,我们依然风雨无阻。车子进山后,车卡在了泥泞不堪的泥巴路里,动弹不得,最后,我和我的队员们步行一个多小时进屯,进屯后,我们仍然顶着农户不理解的怨声和骂声,和他们耐心解释自治区的扶贫政策和打分的标准,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给了村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记得有一次在村小学里,教室里的一切湿润了我的眼眶。我看到了任课老师在很简陋的小房子里备课;看到老师依旧拿着一块锈透了的铁当钟;看到下课后老师在厨房里面为小朋友忙活做饭;看到寒冷冬天里小朋友嘴对着水池喝凉水;看到了大冬天孩子们穿着拖鞋。同时,我还从村干部口中听到老师为了能让学校撑下去而几十年不离不弃的平凡事迹;听到了许多小朋友因为家里穷而成为单亲和孤儿……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萌出生一定要尽我所能资助这个学校的念头。2015年12月份,我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组织了一次社会爱心捐赠活动,他们给孩子们送去了鞋子、书包、衣物及书籍。往后,我还会继续把这种活动做下去,尽自己所能为山区作一点贡献。
感人难忘的事仍在继续发生,扶贫的路任重道远。队员们在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些工作中、生活中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如连续几个星期因为加班都没有顾得上回家;通宵作材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和妻子争吵没法解释;孩子小,生病都不能带孩子去看病;一个月没回家,和家人关系有了一定的疏远;带病坚持工作,工作完利用休息时间去治病等等。尽管如此,大家都努力克服了,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我想,正是因为工作队员的感同身受,才坚定了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工作队员对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的坚持,只因队员们想让“精准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工作队员们清楚,必须明确责任,做好各项识别工作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如期完成精准识别工作,才能最终打赢扶贫攻坚战。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