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身份认证 |专题首页|返回主站 欢迎来到广西艺术学院“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网站!

雁领小岗奔小康 浩气长存为楷模——追记安徽滁州凤阳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5-07-07 18:13 浏览次数: 【字体:

小岗村人按过4次手印。第一次,为能吃饱肚子;后3次,是为了引领自己奔小康的带头人——沈浩。

得知沈浩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沈浩,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的村民如此恋恋不舍,让总书记如此关注?

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低于市县平均水平,村集体负债3万多元。村两委班子也连续多年没能选出。沈浩临危受命,一到任就起早摸黑,谈心摸底,30多个日夜,将全村108户跑了一遍。

在小岗,农民种一亩地只有四五百元收益。从2006年开始,沈浩在小岗开始探索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在全县建立了首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目前已对全村3000多亩土地流转进行了公开和规范操作。

交通不便是小岗发展的瓶颈,沈浩牵住这个牛鼻子,多方奔波,修建了一条直通省道的快速通道。

沈浩选派到小岗村6年来,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6年来,也没有一个村民上访。

小岗人说,沈浩见人不大(没架子),经常主动与村民拉呱(聊天),一起蹲田埂、挽裤管、卷袖子、扯嗓门,有时还与农民抬杠,争完后又互相递烟,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从省城机关下来的干部。沈浩在办公室接待群众,从不坐办公桌旁的椅子上,而是坐沙发与群众肩挨肩。他的住处从不设锁,大清早5点、晚上10点都有人来反映情况。

沈浩性情粗犷,关心群众却心细体贴。2005年一个夏夜,大雨滂沱。被惊醒的沈浩想起住在危房中的徐庆山一家,赶紧起身冲进黑夜。鞋子掉了,他一路赤脚跑到徐庆山家,忙了大半夜,把徐家安顿好后才回去休息。打这以后,沈浩四处筹钱改善群众住房。2006年春节前,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村民住进了各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这些年,沈浩用微薄的工资垫公差费用、救助村民多达10多万元。而他的一件羊毛衫破了好几处,依旧穿着。沈浩逝世后,女儿看到爸爸穿过的一堆带补丁衣服,抽泣不已。

燃 烧

在凤阳小岗村方圆不到100公里的土地上,北宋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在其《偃虹堤记》中说: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明代帝王朱元璋也言及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闪烁着进步的民本思想……然而,真正做到的只有当今中国共产党人。为民谋利,共产党人毅然选择燃烧这种生活方式。

  ——题记

小岗村人摁了4次手印。第一次,为能吃饱肚子;后3次,为能引领自己奔小康的带头人。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生死契约上,摁下手印;28年后的2006年底,又是98位农民按下手印,来到安徽省选派干部到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要求被选派担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达3年的沈浩留任;20099月,眼看沈浩第二个任期又将结束,小岗村人又摁下186颗手印,挽留心中的好书记;然而,天有不测,沈浩在第二次选择留任之际,突发心脏病辞世。悲从中来,小岗人又第4次按下200多个手印,请求将沈浩的骨灰安葬在小岗。

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小岗村群众一再挽留他们心中的好干部呢?日前,记者走进小岗村,遍寻英雄足迹……

谋民利,拆下肋骨当火把

淮河呜咽,铅云低垂。受访者泪眼婆娑,他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和着记者的眼泪进入笔尖和镜头……

“2004年前,小岗村偏、穷、乱、散。从村上到县城要走40多公里,道路崎岖不平;这里108年旱,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远低于市县平均水平,村集体还负债3万多元;村里领导班子乱、村庄布局乱、环境卫生差;连续多年没选出村两委班子,人心涣散。这与中国改革第一村名不副实。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介绍说。

临危受命,沈浩深谙此时此地此身之义。他曾说:小岗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富裕门,不发展,不行啊!

于是,起早摸黑,谈心摸底……30多个日日夜夜,沈浩将全村108户跑了一遍;

于是,江苏的华西、河南的南街、山西的大寨……全国各地富裕村和发展村,都曾有沈浩带着全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取经的身影……

63岁的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沈浩一来时就牵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牛鼻子。上世纪90年代末,通过解放日报记者牵线搭桥,张家港市的长江村为小岗村出资建成一条友谊大道。为友谊大道1.2公里的延伸工程,沈浩千方百计争取到了50万元修路资金。

50万元怎么花?沈浩算了笔账,如果通过招标来修路要58万,资金不够;如果村干部带领村民来干,不仅村民得实惠,还可为国家节省资金。可是,少数人心里打起小九九

还是招标让别人来干好!当时的村长执意反对。

沈浩晓之以理,但反对方还是听不进。如果不是大家极力劝阻,对方可能动粗。最后经两委会表决,沈浩得到大多数支持!工程完工后,总共才花了27万元,修路村民也挣了工钱。当中,沈浩一有空就泡在工地,扛水泥、拌砂浆,双手被烧烂。路修好了,沈浩瘦了一圈!

沈浩是拼命三郎。家住合肥的沈浩曾有许多出差合肥的机会,但都过家门而不入

20094月底,沈浩带领分管招商工作的副书记赵家龙等人去歙县考察垃圾焚烧炉。上午从小岗出发,赶到焚烧炉生产企业已是下午3点。考察完后,一行人疲惫不堪。晚上就在歙县歇脚吧?可沈浩想着村里的事,大家匆匆扒了口饭,打道回府。途中路过合肥,已是次日凌晨1点。回家看看吧?沈浩根本没这个念头。车一直往小岗村开……8点半,沈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接待客商。

20096月底一个星期天,赵家龙与沈浩去合肥拜会上海高湖粮油批发市场董事长徐长山和省农科院专家。赶到合肥已是晚上7点,待洽谈完高产水稻示范园项目后,已快深夜12点。沈浩实在舍不得花上几百元一晚的房费,起身就走。对方看出沈浩的心思,急欲埋单。沈浩灵机一动,借口要回合肥的家里看看。谁知从宾馆出来后,沈浩又没回家之意:小岗村的事,就是开弓之箭,停不下来!就这样两人默不作声往回赶,回到村里已是鸡叫三遍。

6年中过年,沈浩都是办完村里的事才回,赶到合肥家中已是年关入夜时分,春节过后没几天又往村里赶。2008年春节,南方数省遭遇冰雪之灾,小岗也波及。沈浩牵挂着,心里像打翻五味瓶:蘑菇大棚可受冰雪压倒?村里几户危房可要紧?大包干带头人的遗孀是否又有难处?春节过后3天,沈浩告别妻女,驱车回村。路上,出现从未有过的冰冻。沈浩紧握方向盘……但还是出事了,他的车翻倒在结了冰的小沟里!还好,没怎么受伤,爬出车门,走到路边一个村庄,请人把车抬到路上。回到村里的宿舍,阵阵寒气袭来。沈浩翻开小岗村的规划书琢磨着,不觉心头一热……

2009525日,沈浩在日记里写道:如果用我的生命换来小岗村的崛起,我无怨无悔。一语成谶背后,彰显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

纾民困,越是艰难越向前

淮河呜咽,铅云低垂。受访者泪眼婆娑,他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和着记者的眼泪进入笔尖和镜头……

刚来时,我们给沈浩的可不是掌声和鲜花。小岗农民直言。

此前,上面也派来好几茬干部,但没给小岗带来多少起色。这次,沈浩莫非又是来镀金?然而,这次让小岗人不信服不行。

有个村霸,多年占领村集体20多间房子开招待所,还有一个大包干带头人多年藏着村里的推土机私用。沈浩上任第一把就烧这。通过司法途径,这事很快得到解决,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不料,沈浩却被那个村霸猛踹肚子。天黑时分,还有一群人把沈浩逼向路边围攻,扬言让沈浩滚蛋”……

在小岗,当时干什么事都有人粗暴反对,即使是正确的也有不少杂音那个难啊,现在想起,沈浩一路走来真不容易!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说。但困难根本吓不住压不倒沈浩这个北方汉子。

土地,小岗人命根子,沈浩恨不得把它一锤砸出金子来,让小岗人快快致富。可在小岗,农民累死累活,一亩地只有四五百元收益,想起这,沈浩如坐针毡。

2006年开始,沈浩在小岗开始探索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不料马上引出非议:小岗村要重走集体道路,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沈浩对县领导说:只要小岗人真正得实惠,什么压力我都扛得住!

的确,心中无私天地宽。小岗人深情地忆起——

为解决交通不便,村里打算修一条直通省道307线的快速通道,但当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要跨过京沪铁路修一座高架桥,为一个村修公路让火车停下来?沈浩奔波于有关部门,最终以诚动人。在高架桥合龙时刻,这一段铁路破例停运40分钟;

美国GLG项目落户小岗,可为村民增收不少。但用地范围牵涉到村里204座祖坟。沈浩带领同事挨门逐户做工作,谈发展,谈好处,谈机会,最终换来村民的理解和配合;

沈浩办事从不瞻前顾后,看准了就顶着困难上。2007年,村里修农贸市场,但牵涉到调换村民严家宏的地。一开始,严家宏死活不肯。沈浩就带他到外地参观开眼界。回来后,又带着酒菜,到他家去谈心。杯酒下肚,严家宏松口了。可喝到最后,严家宏反悔,起身摔酒杯:沈书记你别把我灌醉让我签字!看着严家宏真的发火了,沈浩悄悄而回。第二天,沈浩又带着笑脸去做工作。其实,严家宏也不是一点不通情理,想想沈浩也是为大家办好事,于是不再做钉子户原来你们干部也会软磨硬泡!

20096月,按村里规划,准备在村卫生所旁建一个养老院。但这地,当地严姓家族打算盖祠堂用,12大包干带头人有10个出来阻止。一开始,村里两委成员几乎都想放弃另觅地址。可沈浩认为,这是盖养老院的最佳地段,它是所有小岗老人的福祉,不到最后决不放弃。他又是一家一家做工作,谈大局,谈发展,谈感恩。这沈浩一省城干部还在为小岗老人着想!严家人最终被沈浩无私的执着而感动。

有人说,为民解忧,沈浩处处攻坚克难,给每一个碉堡插上鲜花。

探新路,蜡烛成灰泪未干

淮河呜咽,铅云低垂。受访者泪眼婆娑,他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和着记者的眼泪进入笔尖和镜头……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沈浩入村6年来,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这是小岗村快马加鞭飞速发展的6年;6年来,没有一个村民上访,这是小岗人凝心聚力和谐共进的6年。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现在,全村家家改善了住房,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但沈浩从未满足这些:小岗村虽小,完全可越做越大。这块金字招牌,擦擦就闪光。

沈浩在第二个任期伊始,邀请专家确定了小岗村发展思路: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三步走。20082月,小岗村加上周围的严岗村、石马村合并为新小岗村,土地增至2万多亩、人口增至近4000人,均比原小岗村扩大10倍。虽然事务和矛盾成倍增加了,但沈浩认为,发展机遇更多了。

200811月小岗村一次党委会上,沈浩分析村里现状,准备招商引资,建一家集旅游接待、餐饮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培训中心,其设计规模按四星级标准不为过。可话一出口,有同志笑起来:异想天开!沈浩接着分析了很多可能性。20096月底,果然一滁州客商主动来洽谈投资培训中心,并很快达成协议。

工业长期断腿,现代农业缺乏规模效益……这些一直是沈浩的心头之痛。所有发展,离不开征用和流转土地。农民致富心切,又怕失去土地,很多矛盾和疙瘩,都要沈浩带领一班人去化解抹平。为此,小岗村在全县建立首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目前已对全村3000多亩土地流转进行了公开和规范操作。

小岗村人心思稳、思和、思进、思富,这是沈浩坚定信仰的基石。沈浩曾说,小岗村秉承改革传统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探索和深化改革。他生前翻阅的有关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书籍里,写满读后感:探索中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规律性,建立农村发展的小岗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当好排头兵。在他办公桌上,还摆着生前力推的11项工作计划……

斯人已去,壮志未酬;寄望来者,再铸辉煌。

本 色

北宋欧阳修在滁州琅琊山写下 《醉翁亭记》,表达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千年文书好合药,曾经,它是多么激励着本文主人公——一个共产党人心贴群众,呕心沥血,为民服务。

                               ——题记

2009118日,寒风凛冽。当载有沈浩骨灰的灵车从县城驶进小岗时,人群中爆发出巨大哀鸣。

72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让人搀扶着来送沈浩;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泣不成声;86岁的邱世兰老人用沈浩生前送给她的拐杖跺着地:要能用我这把老骨头换回这孩子就好了!”……

一个普通基层干部的离去,是什么让老百姓如此割舍不得?

本色使然。

尽职责,他扑下身子从不摆谱

做群众工作,要有方法与能力。沈浩,农民的儿子,性格开朗豪放,很能与群众打成一片。

小岗人说,沈浩大大咧咧,见人不大(没架子),经常主动与村民拉呱(聊天)。

助手李梦元和赵家龙打心眼佩服:同沈浩一起下村久了,感觉他一点不像从省城机关下来的干部,下村访贫问苦、调查研究时,常与村民一起蹲田埂、挽裤管、卷袖子、扯嗓门、拉家常、算收成、谈打算,有时还与农民抬杠。争完后又互相递烟,有说有笑。有一天,与沈浩一同下村调研回来,路过一位村民家门口,刚巧在吃晚饭,这位村民说:干部们,到我家尅(吃)一口?沈浩真的领着我们进了屋。当村民回屋盛来一碗,也不知是粥是糊,沈浩接过来,一仰脖子喝个精光。当时,我俩见状鼻子发酸。

李梦元原是滁州渔业局副局长,赵家龙原是凤阳畜牧局党支书,都在小岗村下派担任党委副书记。他俩直言:尽管自己也都出身农家,但像沈浩这样,来小岗前抽10元一包的烟,到小岗就改抽三五元一包,还常常抽村民递过来的半根烟,喝村民家喝剩的茶水,这些我们还真做不到!

沈浩说,这叫不忘本。他告诉身边工作人员:自己父亲去世得早,生前连一块韭菜饼子都吃不上。人啊,要时时想想过去,才会珍惜今天。一番话说得大家好一阵不吱声。

大学生村官苗娟刚来时,沉不下心,甚至嫌村民家凳子脏,站着说话,对村民泡的茶水也是不动嘴,久而久之,个别村民开始疏远她。沈浩及时开导被村民气哭的苗娟:你处处显得跟村民不一样,哪能走到他们心窝子里去?到哪家山要唱哪家歌!打这以后,苗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很快取得群众信任,并带领村民种植蘑菇增收不少,2008年底她被破格提拔为党委副书记。

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余谦回忆,沈浩在办公室接待群众,从不坐办公桌旁的椅子高高在上,而是坐沙发与群众肩挨肩。他的住处从不设锁,大清早5点、晚上10点都有人来反映情况。后来有人在他住处一楼楼梯口焊了道铁门,铁门也没锁过。就在沈浩去世当天,杜永兰老大妈早上6点多找他办事,来到床前呼喊,才发觉沈浩早不行了。

 2004年初,上海大龙公司总经理汤卫平想在小岗办一个50万头大明贡猪养猪基地。当他知道沈浩是下派干部时,心里咯噔一下:与省城来的干部一起能干出名堂来吗?汤卫平决定试试看。4月的一天,春雨霏霏,汤卫平送100头小猪仔从上海赶到小岗。到了小岗,沈浩带头把小猪从车上抱下来,弄得一身臭烘烘。汤卫平很是感动:这个下派干部,能扑下身子干啊!如今,小岗养猪场成了凤阳最大的养猪场,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与合肥温馨舒适的住房相比,沈浩在小岗的居住环境实在艰苦,连衣服都只能放在床上和椅子上。妻子王晓勤有次来看他,发现他住在那样的屋子里,上的是旱厕,冬天盖4床被子都冷,难过得劝他回省城算了。

沈浩一件羊毛衫破了好几处,可他依旧洗洗就穿。房东每次晒衣服时,拿别的衣服把它遮挡起来。沈浩逝世后,女儿看到爸爸穿过的一堆带补丁衣服,抽泣不已。

亚里斯多德说,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沈浩就是这样习惯成自然,保持农民本色。

真善美,为儿为夫为父情深义重

人们清理沈浩遗物时,发现他手机的页面竟是他92岁的母亲!

就是这个老娘,让沈浩牵挂不少。

2004年初,沈浩下派小岗前,老娘已在他合肥家里生活了好几年。下派小岗后,在银行柜台工作的妻子也忙,只好把老娘送回淮北萧县老家。

那天,沈浩四哥沈明儒来合肥接老娘。一大早,沈浩给老娘洗脸梳头,一脸的不舍。沈浩告诉老娘,组织安排他到凤阳小岗去工作一段时间。老娘说:乖乖,你去后要听党的话,多为大家伙做好事。沈浩听了眼泪直流。临上车时,沈浩给老娘磕着响头:娘!等我任期满后再回老家接您……

沈浩是个大孝子,参加工作后,每年春节总会换上一些5元、10元的零钱,塞在老娘枕头底下。晚辈来给老娘拜年,老娘就顺手抽一张做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开心,沈浩也乐了。沈浩说,天下事,最不能等的是尽孝。现在,耄耋之年的老娘尚不知沈浩的离去,还在眼巴巴地盼望沈浩回家看她呢!

女儿沈王一,今年16岁。在沈浩日记里,多处可见他对女儿旺旺(乳名)愧疚的字眼。初下小岗,女儿才9岁。在给爸爸的照片背后,旺旺写下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永远别做贪官!这照片,沈浩生前一直摆在床头。

沈浩妻子是6月出生,女儿是37日出生。沈浩这几年将她俩生日放在一起过。20089月,沈浩将读高一的女儿送到萧县老家去就读,以苦其心志200937日,沈浩夫妻俩约好去给女儿过生日。谁知旺旺盼到下午1点才看到父母。见面后,沈浩还一个劲地打电话处理公务。旺旺生气了:爸爸,我烦您啦!为哄女儿开心,沈浩竟喘着粗气,在学校草坪上翻起跟斗。旺旺见状,拉住沈浩:爸,我只是想您呀!一家3口哭作一团。在沈浩遗体告别仪式上,旺旺使劲亲着爸爸冰冷的脸颊,泣不成声:以前爸爸再忙每年还能见几次,以后却再也见不到了……

沈浩曾说,他为儿为夫为父,欠她们太多了,有朝一日要加倍补上!然而,公务繁忙的沈浩,却没能等来这一天。

心贴心,有困难,找沈浩

别看沈浩性情粗犷,关心群众却心细体贴,温暖如春。

党委副书记张秀华与沈浩同事5年,他说谁家有困难沈浩心里都有本账。2005年一个夏夜,大雨滂沱。被惊醒的沈浩,想起居住在危房中的村民徐庆山一家,赶紧起身冲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鞋子掉了,他一路赤脚跑到徐庆山家,忙了大半夜,把徐家安顿好后才回去休息。打这以后,沈浩四处筹钱改善群众住房。2006年春节前,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村民住进了各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天地之大德曰生。关注民生,基层干部职责所在。20086月的一天,沈浩问张秀华是否了解村民杨玉流家的情况。张秀华说不了解。沈浩说:你要多跑跑,工作再做细点。原来,杨玉流患有尿毒症,两个孩子上学,家境困难。沈浩已为他申请大病救助款,于是对张秀华说,如果再为杨玉流夫妻俩办理一类低保,生活问题就解决了。

庞桥村民组60岁的程玉田,当爹当娘拉扯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住着用石棉瓦和棍棒支撑的简易棚。沈浩了解后,当即安排人为程玉田盖房。此后,过年过节,沈浩又把棉被、大米和色拉油送到程家。

子美千间厦,香山万里裘,这是古代有志之士的追求。沈浩说,群众困难无小事。得到他帮困的很多很多:五保户韩庆江被沈浩从病魔手里拉回一条命;村民殷广勇妻子痴呆,一家4口生活艰难,沈浩常常送钱送油送吃的;还有贫困户关友林、毛凤英……

对小岗村民,沈浩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

大包干带头人严学昌一家早年跑运输。沈浩来后,严家还想拿下从小岗到凤阳和合肥的两条旅游线路。沈浩帮他们跑上跑下,成了省交通、旅游部门的常客,还常常自己掏腰包破费。2006年底,线路终于开通。严学昌提着厚礼执意感谢沈浩。沈浩拉着他的手说:老严,你还想不想让我在小岗干啊?东西我不能要啊!一句话,说得严学昌收起礼物。这些年,沈浩用微薄的工资垫公差费用、救助村民多达10多万元。在清理沈浩遗物时,看到一把把发票,想起这就是沈浩多年来藏的私房钱,妻子王晓勤眼泪簌簌直流……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沈浩,一个基层干部,生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党员本色,倾力全情扛旗担责,无私无畏地尽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

主人公简历

沈浩,男,19645月生,安徽萧县人。1986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铜陵财专毕业后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2月起,被选派担任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116日,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记者邱曙东)

 

【打印正文】
分享到: